- 當前位置:首頁>
- 專題>
-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>
- 數說吉林70年
1949年——1957年,國家工業發展戰略和政策向東北地區傾斜,吉林省工農業快速發展,帶動人口向城鎮地區聚集。
1956年7月13日,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CA10駛下裝配線。從結束新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,到充滿現代感的“擎天柱”重卡,一汽解放致力于打造中國自主的世界級商用車品牌,成為國內商用車企向國際化邁進的標桿。打開《吉林相冊》,翻到屬于一汽解放的那一頁,不僅有解放人的奮斗歷程映入眼簾,還有一首熟悉的旋律,回蕩在心田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,吉林老百姓的住房以土房居多。全家幾代人擠在幾十甚至十幾平方米的“蝸居”里,是很平常不過的事兒。70年風風雨雨,吉林把住有所居當作美好生活的基石、矢志不渝的追求。 2006年,率先在全國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,隨后又相繼啟動了煤礦棚戶區改造、公租住房和農村泥草房改造等安居工程。截止到2018年,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群眾達2715300戶、7872700人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,吉林省的森林覆蓋率只有27.5%。70年不懈努力,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“綠化祖國”運動,到改革開放后的“園林城市”創建,再到現在“美麗中國”建設;從造林綠化、濕地修復、退耕還林還濕到農防林更新改造、荒漠化治理,吉林大地上的綠色越來越多。2015年4月1日,全省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;2016年,吉林省森林旅游人數突破1320萬人次。2019年,吉林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4.6%,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7935.44億元,與2011年相比,增長達2000.95億元。
2018年,吉林省高等教育每萬人口在校大學生達到317人,高于全國252人的平均水平。
從巍巍長白山到蔥郁農防林,吉林由東向西,一道道綠色長城般蜿蜒挺立的生態屏障熠熠生輝。養眼、養心、養生的大森林,已經成為吉林留給未來的一筆寶貴財富。
“中國優質粳米之都”“中國粳稻貢米之鄉”“中國優質小町米之鄉”的響亮名頭,每年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以上,成為吉林農業“第一品牌”,享譽省外的“白金名片”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,吉林省的民營經濟還只是小作坊小買賣的集合。新中國成立70年,吉林推動民營企業不斷向產業鏈、創新鏈、價值鏈高端攀升,優化環境、簡政放權。2013年,吉林省出臺《關于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》。2018年,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削減了60.23%,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,達到52.1%,民營經濟穩居全省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。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,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6連發。